search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评估标准》发布实施

【报送单位】: | 2022-06-09  


字体: [大字中字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市地勘院参与编制的《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地质评估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将于7月1日正式实施。《标准》建议,在北京城市平原区地下空间资源规划前开展地质适宜性评估,着力服务北京地区的可持续城市规划与建设。

2020年以来,院综合处组织地调所及相关合作编制单位在标准化工作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2021年12月28日,《标准》经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发布,规定了北京城市平原区地下空间及地下交通、市政设施规划前的地质适宜性评估内容、程序、方法和成果形式等。

《标准》结合北京城市平原区地质特点,对影响北京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第四纪沉积物厚度、地形地貌、地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活动断裂、地面沉降、砂土液化、隐伏岩溶、水源地保护区等10类地质要素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建立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体系,制定基于地质条件综合考量的地下空间资源地质评估流程、模型及方法,研究地质因素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程度。

与规划相结合是《标准》的亮点内容之一。除了明确按照不同规划精度进行评估外,《标准》还专门编制了一个章节,就地质评估结果服务城市规划提出建议。主要包括影响地下空间资源规划的地质条件及应对措施,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分析及相应管控要求,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地质适宜建设范围,地下空间资源利用的竖向适宜管控深度,地下线性工程及市政、交通设施规划布局的建议等方面,提升了地质评估成果在规划领域的适用性。

据悉,北京平原区主要包括永定河、大清河、温榆河等大小冲洪积扇中下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种地质灾害发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各类地质因素制约。《标准》实施将填补地下空间地质评估标准领域的空白,促进地下空间资源合理有序利用。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