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2022年度北京城市地质成果报告》编制完成

【报送单位】: | 2023-06-26  


字体: [大字中字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近日,市地勘院编制完成《2022年度北京城市地质成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与以往年度报告相比,更加注重促进地下地质成果和地表规划成果相融合,使地学数据更好的服务城市体检评估及韧性城市、绿色城市、生态地质、智慧城市建设。 

《报告》主要包括地质资源调查与监测、地质灾害预防与治理、生态地质环境修复与保护等方面内容,系统梳理了2022年北京城市地质调查、监测、研究工作成果,重点论述了所取得的新成果、新进展、新认识。《报告》注重将地质成果与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三山五园、国际机场等城市重要功能区边界紧密结合,并编制各类地质成果图37张。 

《报告》对城市地质安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2022年北京地区地质安全程度总体保持稳定。地下水位整体呈上升趋势,地下水漏斗范围不断减小,地下水资源持续增加,地面沉降得到有效控制。中深层地热资源开采量不断减小,地热水位整体呈上升趋势,地热水资源逐步恢复;浅层地热能资源开发保持平稳,在过渡季末地源热泵项目周边地温场基本恢复至地层原始温度。山区突发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8186个,所监控的崩塌、滑坡、采空塌陷地质灾害隐患点均处于稳定状态。平原区全新世活动断裂及地裂缝一直处于活动状态,需要引起相当重视。地下水、土壤环境、矿山地质环境总体保持平稳。 

《报告》明确了下一步重点工作,一是以精细化地质调查工作成果为基础,开展地质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工作,构建平面分区、纵向分层的立体化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感知体系,用动态地质数据支撑地市体检评估工作。二是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总方针,持续开展地质灾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地质灾害精细调查、汛期应急巡查排查、预警预报等工作,为韧性城市建设做好支撑保障。三是以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契机,加强地热及浅层地热能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支撑北京市率先实现碳中和目标,为城市能源结构调整、清洁能源利用、绿色北京建设做出贡献。四是牢固树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筑北京生态地质安全屏障,将生态地质工作全面融入到山水林田湖草沙共同治理体系中,为区域地下水环境保护、水土污染防治、矿山生态修复、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技术支撑。五是加强数字地质体系建设工作,加快数字地质、智慧地质建设,构建数字地质研究平台,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大数据平台对接,形成地上地下一体化的三维立体“一张图”,为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地质安全数据支撑。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