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单位】: | 2023-07-10
7月6日,北京市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地下水监测信息查询系统上线启动仪式在市地勘院举办。该系统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我市工程勘察行业信息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里程碑意义。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少琼出席,市地勘院领导李文忠、刘连刚、刘少敏参加。
建设北京市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查询服务平台,是我市优化营商环境 5.0 版确定的改革任务,自去年上线运行以来,得到勘察设计行业单位广泛关注和积极应用,对于便利企业获取地质情况,推动工程勘察地质数据共建、共享、共用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已有北京地区、外省市及央企等多家勘察设计企业用户注册使用,总访问量近13000次,工程勘察钻孔申请查询量1000余个,为工程勘察、建筑及土护降设计、项目投标、基础地质研究、城市规划编制、城市更新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力地保障了相关工作的稳步推进。
地下水位信息对于工程建设活动至关重要,是确定抗浮设防水位、地基承载力以及基础形式等的重要基础数据。根据我市水文地质条件特点,结合现有监测井密度,服务平台首批提供506眼监测井及其监测信息;监测周期主要集中在2019-2022年,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每个监测井每月提供1条平均水位信息,水位监测总信息达4万余条。监测井水位数据以市地环所承建的“北京市地下水监测网”积累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工程勘察业务特点,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了所查询监测井近三年的监测数据,以曲线图形式显示地下水水位标高的变化,以数据形式显示该监测井有记录以来最高水位标高和最低水位标高。用户可通过点查询方式,对目标位置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监测井进行查询,提交项目必要信息,后台将在1个工作日内审核确认,通过后即可查看和下载监测数据和地下水变化曲线图。后期根据数据收集和整理情况,服务平台将持续补充市地勘院地下水历史监测数据和我市浅层地下水监测数据等水文资料。
座谈交流中,陈少琼指出,推动工程勘察地质数据共建、共享、共用,既是对标世行确定的优化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也是推动勘察行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有效举措,要进一步扩充数据库,优化升级平台服务功能。地勘院要充分发挥公益属性,立足为行业服务,在行业发展政策研究、公共服务和质量监管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勘察行业单位和施工图审查机构要充分认识我市施工图审查制度改革的主旨目标,强化主体质量责任,不断倒逼提升技术质量水平,共同努力推动实现我市勘察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典范,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李文忠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快推进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工作。一是以“首善”标准,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为平台用户创造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撑体系。二是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注重顶层设计,将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融入到促进工程建设领域提速的全链条中,有序稳步推进服务平台建设。三是秉持共建共享共用理念,加强资源共享,数据共通,强化数字赋能,深化行业资源整合,进一步夯实平台服务能力。
委消防设计审查处介绍了我市近年来工程勘察质量管理总体情况和信息化建设发展情况,与会专家和行业单位代表围绕我市工程勘察质量管理措施、岩土工程设计质量监管以及勘察信息化发展提升、历史工程勘察数据库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讨论。
我市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勘察行业单位代表、施工图审查机构负责人,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消防设计审查处,市地勘院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组相关人员近30人参加。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