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单位】: | 2023-11-22
近日,市地勘院围绕“全国科普日”“国际减灾日”等主题,汇聚各单位力量,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
10月10日,市矿研所走进顺义区裕达隆小学,参加第34个国际减灾日暨“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主题宣讲活动,为学校三、五年级近百名师生开展防灾减灾系列科普讲座。市矿研所科普志愿者廖享用生动的语言,结合视频、图片向师生们清晰地展示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物质组成等地球科学知识,普及有关地震防护、避险技巧等,介绍了应对“23·7”地质灾害相关工作,讲解了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起因、危害以及防范措施,通过互动环节,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升对地质灾害的认知度。裕达隆小学副校长茹娜对市矿研所开展的首都生态文明建设科普进校园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为市矿研所颁发此次主题宣讲聘书。
10月13日,市地勘院走进平谷第六小学,参加北京土地学会“自然资源科普讲解进校园”活动。市地调所刘光泓、刘鸿,市地环所李雅洁,市地热所刘庆,市矿研所李倩,市灾防所冉淑红等科普讲解工作者,分别围绕“跨越时空的守护”“以地质之眼看北京变迁”“最轻的泉水”“石头也能发电”“燕山明珠的绿色卫士”“隐藏在恐龙足迹中的秘密”等主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讲述了自然资源科普知识。160余名六年级学生现场聆听互动,反响热烈,气氛活跃。
“科普讲解工作者的职责就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授深奥的科学道理,让公众听懂吸收,真正达到科普目的。希望科普讲解工作者能够在科普的道路上再接再厉,组建和纳入优秀科普工作者人才库,继续为北京的自然资源科普事业发光发热。”市规划自然资源委科技处调研员姜庆丰表示。
10月19日,市地环所开展“地下水科普进校园”活动,该所副总工程师孙颖受邀到北京市永乐店中学,以“北京的泉”为主题,为800余名师详细讲解泉水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以及北京地区泉水的历史和现状。通过科普志愿讲座,激发了中学生对北京泉水的兴趣和关注,增强对保护地下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科学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