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单位】: | 2022-11-04
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
申请指南(2023年度)
为了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科研平台的开放性建设,吸引、聚集国内同行,促进学术交流、提升科研水平,实验室本着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原则,围绕实验室建设目标,面向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设置开放课题。现发布2023年度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指南,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面向资源的节约集约开发利用需求,重点资助以下5个研究方向,申报时可根据相关方向自拟题目。
1. 浅层地热能成因机理研究;
2. 浅层地热能传热理论及模拟研究;
3. 浅层地热能高效开采及规模化利用研究;
4. 浅层地热能及中深层地热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
5. 浅层地热能与中深层地热耦合应用技术研究及示范。
资助强度:资助课题不少于8个,每个课题3-5万元。
课题周期:执行时间为2023年1月起至2023年11月止。
资助对象:资助有相关研究经验的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的科技工作者。
(一)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学位,具有浅层地热能、地热资源等相关领域研究或工作经历2年及以上。
(二)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学士学位,具有浅层地热能、地热资源等相关领域研究或工作经历2年及以上,须经两位具有高级职称专家推荐。
(三)课题周期内,作为课题负责人只能申请1项,作为参与人员,最多只能申请2项。
(一)课题预期成果(须完成条件1或2中一项指标任务)
1.发表EI或中文核心以上论文不少于2篇,研究论文内容须与课题研究内容相符;
2.发表SCI论文1篇,研究论文内容须与课题研究内容相符;
3.获得相关知识产权授权或发布相关标准可作为评审参考指标。
(二)申请人填写《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附个人职称或学历证明复印件(专家推荐的还需附专家职称证明),经所属单位审核同意并加盖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公章或单位公章后,向本实验室提交申请书纸质版原件(一式十份),相同内容的申请书pdf格式电子版和word格式电子版各一份(发送至文末电子邮箱),邮件主题和申请书题目请注明“2023年度开放课题申请书+课题名称+申请人姓名+申请人单位”。纸质版申请书需A4纸双面打印,并于左侧简装成册。无论申请课题评审通过与否,所有材料均不退还,请申请人自行保管好申请材料原件。
(三)申请书提交截止日期为2022年11月25日,过期不予受理。
(四)开放课题由实验室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择优资助,按《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规定程序确定批准资助课题及金额。
(五)获批的实验室开放课题,将于2023年1月15日前通知申请人。
(一)实验室组织专家评阅课题结题报告,审查预期成果实现情况,对课题提出验收意见;
(二)课题研究所获得的成果应将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中英文)作为第一或第二署名单位,且署名应遵循对项目成果贡献程度排序原则。
(一)申请人和所属单位应当认真阅读并执行本课题指南及相关要求,按时提交申请书及相关材料。
(二)开放课题发布、评审、实施、考核依据《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执行。
(三)接受本实验室开放课题经费资助的课题,运行期间形成的成果及知识产权由实验室、研究者本人和其所属单位共享。
(四)未尽事宜由实验室负责解释。
联系人1:李 翔
联系电话:18611643962,010-51560387
电子邮箱:174684598@qq.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3号
联系人2:郭艳春
联系电话:18910806849
电子邮箱:kinkwo@163.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水桥甲2号
联系人3:袁利娟
联系电话:18612481949
电子邮箱:yuanlijuan2010@163.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立水桥甲2号
联系人4:于 湲
联系电话:13699238201
电子邮箱:mintyuan@126.com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23号
附件一: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申请书.doc
附件二:自然资源部浅层地热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管理办法.pdf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