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两优一先”风采展示(二)

【报送单位】:院党办 | 2024-08-12  


字体: [大字中字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编者按】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市直机关工委、委机关党委、院党委分别表彰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基层党组织。为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现分期集中展示我院获得表彰的各级“两优一先”先进事迹,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先进为榜样,不断汲取向上力量,同心聚力,追求卓越,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首都地质新篇章!


市规划自然资源委优秀共产党员


市地热所  郭艳春

01.jpg

地热动态监测中心副主任

多年来,郭艳春同志一直致力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积极探索党建业务融合的有效路径,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新能源助推“双碳”目标实现的青春誓言。作为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以及后备青年科技人才,他始终坚持创新思维,勇于担当。至今,已承担科研项目二十余项,梳理学科体系、深研浅层地热能成因机理、创新资源勘查方法、推进清洁能源安全高效开发利用并提出了运行评价体系。

他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公益项目“浅层地热能利用监测站点运行维护”已持续运行15年之久,为了获取重要监测数据,他的足迹遍及十三个区县,不断总结影响地源热泵运行效果能效等因素,以及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规律。在城市副中心、大兴国际新机场等重大项目的能源系统建设中,他始终发扬“三光荣”“四特别”和“五干”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他的研究成果为《浅层地热能属性特征与开发利用》等多部专著和《地热动态监测规范》等多部行业、地方标准的编制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此外,他还发表了数十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取得十余项国家专利,并获得北京水利学会等多项科学技术奖。面对 “23·7”强降雨灾害时,他担任应急调查队长,冲锋在前,守护队员安全,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与奉献。



京地集团  农冬灵

02.jpg

技术负责人,生态修复中心经理,党支部书记

2013年至2015年,农冬灵同志先后主导完成云南省西畴县和马关县矿产资源整合尽职调查任务。该项目得到以陈毓川院士为首的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并获国土资源报发布专刊报道。2017年9月,她主持福建省某金矿合同纠纷技术鉴定项目,其成果成为司法机关判决该案的关键依据。

她响应国家政策,积极探索生态修复模式创新,成功实施了多个全域性的“生态修复+”项目。2023年以来,以探索矿山转型利用为目标,创新性地引入“生态修复+产业导入”模式,项目为北京市引入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修复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

在“23·7”强降雨应对工作中,她作为矿山及地灾治理工程损毁调查评估的总牵头人,带领近30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先后完成86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313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和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灾害损毁调查评估工作,为保障民生地质安全以及管理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市灾防所  翟淑花

03.jpg

数据预警中心正高级工程师

翟淑花同志,是北京市地质灾害应急调查队的一员,已深耕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领域十余年,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重点科研项目,为首都的地质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项目负责人和创新工作室的领军者,她不断优化预警模型,提升预警精准度。在2023年台风“杜苏芮”期间,翟淑花展现了出色的担当精神。她及时编写风险预测专报,提出重点防范区域,并制作预警产品,助力群众避险。强降雨期间,她连日奋战在工作岗位,报送监测信息,编报简报,发布风险提示,为科学决策和指挥调度提供了关键支持。灾后,她继续加班整理数据,提交分析报告,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支撑。

她注重学习、善于总结,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果。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授权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6项。参与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领域行业标准2项,获北京地质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北京地质成果奖(二等奖)2项。她的各种研究成果在防灾减灾领域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有效支撑着北京山区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



市地环所  田  芳

04.jpg

地面沉降研究中心副主任

田芳同志从事地面沉降监测和研究工作已达16年之久,政治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不渝,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该同志不畏艰苦、迎难而上。她顶着烈日取芯编录,只为抓取影响地面沉降成因机制的关键信息,她担任市科委课题、自然基金等项目技术负责,工作成果为北京韧性城市规划、地下水禁限采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2023年10月,她接到国债项目“北京市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工程”的立项任务。带领项目小组加班加点,编制了700余张标孔预算表格,创新性实现了各类指标的双路径校核,为项目顺利得到批复做出了突出贡献。

“敬业精神是点亮自己,共产党员更需要带动他人。”在她与年轻技术人员的的共同努力下,申报并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解决了地面沉降地裂缝监测领域中的数项难题。她连续四年担任北京市总工会首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的培训讲师,为行业内外500余人(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也作为全国科普日、512防灾日等志愿讲解员,传播科普公益的火种。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