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北京市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地下水监测信息查询系统上线运营启动会暨我市工程

【报送单位】: | 2023-07-21  


字体: [大字中字小字] [打印] [关闭窗口]

北京市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地下水监测信息查询系统上线运营启动会暨我市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及优化营商环境调研工作会成功召开

7月6日,北京市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地下水监测信息查询系统上线运营启动仪式暨我市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及优化营商环境调研工作会在市地勘院召开。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陈少琼出席,市地勘院领导李文忠、刘连刚、刘少敏,我市主要工程勘察行业单位代表和施工图审查(勘察类)单位代表及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消防设计审查处、市地勘院综合处、水文处、工程处,市工程所、市地环所等部门、单位相关负责同志和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组相关人员近30人参加。

会议在听取了市地勘院工程所关于北京市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查询服务平台(以下简称“服务平台”)的建设背景、系统开发、运营情况及建设规划等方面的专题汇报后,举办了服务平台地下水监测信息查询系统上线运营启动仪式。消防设计审查处宣读《关于完善我市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查询服务平台功能的通知》(京规自发〔2023〕175号)。地下水监测信息查询系统正式上线运营标志着我市工程勘察行业信息化发展迈上新台阶,具有里程碑意义。

地下水监测信息查询系统

根据我市水文地质条件特点,结合现有监测井密度,服务平台首批提供506眼监测井及其监测信息;监测周期主要集中在2019-2022年,最早可追溯至1958年;每个监测井每月提供1条平均水位信息,水位监测总信息达4万余条。监测井水位数据以市地环所承建的“北京市地下水监测网”积累的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工程勘察业务特点,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了所查询监测井近三年的监测数据,以曲线图形式显示地下水水位标高的变化,以数据形式显示该监测井有记录以来最高水位标高和最低水位标高。用户可通过点查询方式,对目标位置半径5公里范围内的地下水监测井进行查询,提交项目必要信息,后台将在1个工作日内审核确认,通过后即可查看和下载监测数据和地下水变化曲线图。后期根据数据收集和整理情况,服务平台将持续补充市地勘院地下水历史监测数据和我市浅层地下水监测数据等水文资料。

开放注册,扩大平台服务对象

服务平台自2022年3月上线运营以来,整体运行良好,得到勘察设计企业广泛关注和积极应用。已有北京地区、外省市及央企等多家勘察设计企业用户注册使用,总访问量近13000次,工程勘察钻孔申请查询量1000余个,为工程勘察、建筑及土护降设计、项目投标、基础地质研究、城市规划编制、城市更新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有力的保障了相关工作的稳步推进。

为了进一步完善平台服务功能,优化营商环境,满足用户查询和使用资料需求,结合企业意见、建议,服务平台进一步扩大服务对象,面向有法人资格的建筑开发企业、相关研究机构和地质行业相关单位,及经上述企事业单位授权的从业人员开放注册。

随后,消防设计审查处主持了我市工程勘察行业质量管理及优化营商环境座谈交流会,介绍我市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基本情况。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广强,中兵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王浩,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副院长吴炳涛,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武威,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周宏磊,北京博凯君安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培军,中勘三佳工程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郭明田等我市部分勘察行业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相关负责同志,就我市工程勘察行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勘察质量监管和工程勘察行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陈少琼同志强调,建设服务平台是推动工程勘察地质数据共建、共享、共用的探索性举措,为勘察设计企业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更好服务于规划建设。下一步将在探索勘察行业各环节全面信息化和质量监管,以及引导行业转型升级发展方面下功夫,持续推动我市工程勘察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典范,为首都城市规划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李文忠同志表示,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快推进服务平台建设运营工作。一是要以“首善”标准,增强服务意识,优化营商环境,为平台用户创造便捷高效的服务支撑体系。二是要坚持系统思维、全局谋划,注重顶层设计,将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融入到促进工程建设领域提速的全链条中,有序稳步推进服务平台建设。三是要秉持共建共享共用理念,加强资源共享,数据共通,强化数字赋能,深化行业资源整合,进一步夯实平台服务能力。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