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单位】: | 2022-03-30
1. 闪长岩
闪长岩为典型的中性岩,整体呈暗灰色。其中主要成分为白色的斜长石和深色的角闪石,还含有少量的辉石、黑云母和石英等。
2. 辉长岩
辉长岩为来源于深部地壳或上地幔的玄武质岩浆经侵入作用形成,主要矿物成分为基性斜长石和单斜辉石,广泛分布于地壳的各种构造环境和月球上。
3. 伟晶岩
伟晶岩是由巨粒矿物组成的淡色结晶岩,是富含挥发分的硅酸盐残浆,侵入到火成岩或围岩裂隙中缓慢结晶而成的。
4. 玄武岩
玄武岩是一种细粒致密、外观呈黑色的火成岩,由基性岩浆喷发凝结而成,主要成分是硅铝酸钠或硅铝酸钙。玄武岩岩浆的黏度小,易于流动,常形成广大的熔岩台地,所以分布很广。
5. 安山岩
安山岩为中性喷出岩,分布范围仅次于玄武岩。岩石一般为灰、灰绿、淡紫或紫红色,其中含有少量斜长石、角闪石、辉石和黑云母的斑晶,且斑晶常呈定向排列,这是由于岩浆是在流动中冷却的。
6. 黑曜岩
黑曜岩(黑曜石)是一种致密块状或熔渣状的酸性玻璃质火山岩,和松脂岩、珍珠岩都统称为酸性火山玻璃岩。呈致密块状,有时见石泡构造。
7. 流纹岩
流纹岩的化学成分与花岗岩相同,是一种火山喷出岩。大多数流纹岩都具斑状结构,表明结晶作用在喷发作用以前就已开始。
8. 角砾岩
角砾岩是由从母岩上破碎下来的,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
9. 砾岩
砾岩是一种由从母岩上破碎下来的,颗粒直径大于2毫米的碎屑,经过搬运、沉积、压实、胶结而形成的岩石。砾岩比较粗糙,可以见到明显的砾石,如果胶结成岩石的砾石具有棱角,则称为角砾岩。
10. 砂岩
砂岩主要由各种砂粒胶结而成的,颗粒直径在0.05-2mm,其中砂粒含量要大于50%,结构稳定,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主要含硅、钙、黏土和氧化铁。
11. 粉砂岩
粉砂岩由粒径为0.0625~0.0039毫米的粉砂的含量占50%以粉砂岩标本的一种碎屑沉积岩。粉砂岩的颜色多种多样,随混入物的成分不同而变。粉砂岩是在经过了长距离搬运、水动力条件比较安静、沉积速度缓慢的环境下形成的。
12. 铁矿床
地球上最重要的铁矿床是在沉积岩中发现的。它们是经过在海洋和淡水中铁和氧结合的化学反应形成的。
13. 白垩岩
白垩岩是一种软质、白色、多孔的沉积碳酸盐岩,是一种由方解石组成的石灰岩。它是在相当深的海洋条件下,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微生物脱落下来的细小方解石壳逐渐堆积而成的。
14. 贝壳灰岩
贝壳灰岩是一种由完整的生物贝壳被泥晶方解石固结而成的石灰岩。
15. 片麻岩
片麻岩, 是由岩浆岩或沉积岩经深变质作用而成的岩石。具有暗色与浅色矿物相间呈定向或条带状断续排列的片麻状构造特征,呈变晶结构。
16. 正片麻岩
片麻岩按原岩的不同,可分为由岩浆岩变质而成的“正片麻岩”和由沉积岩变质而成的“副片麻岩”。
17. 千枚岩
千枚岩是具有千枚状构造的低级变质岩石。原岩通常为泥质岩石(或含硅质、钙质、炭质的泥质岩)、粉砂岩及中、酸性凝灰岩等。
18. 片岩
片岩是具有典型的片状构造的变质岩一种,是区域变质的产物。片状,板状,纤维状矿物相互平行排列,粒度较粗,肉眼可辨别。主要矿物为云母,石英,角闪石,绿泥石等。
19. 板岩
板岩是具有板状构造,基本没有重结晶的变质岩。原岩为泥质、粉质或中性凝灰岩,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
20. 大理岩
大理岩是由碳酸盐岩经区域变质作用或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变质岩。主要由方解石和白云石组成,具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有时为条带状)构造。
21. 石英岩
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多由石英砂岩或其他硅质岩石经变质作用,重结晶形成。石英岩一般为块状构造,粒状变晶结构,呈晶质集合体。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