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送单位】: | 2024-07-31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保障汛期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落实市地勘院工作部署,市地调所闻“汛”而动、挺膺担当,紧密协同市规自委昌平分局、昌平公路局等多家单位开展地灾隐患调查排查,为汛期突发地灾防治提供专业技术支撑,用实际行动诠释首都地质人的责任担当。
——统筹谋划,科学部署,打好地灾防治“主动仗”
市地调所应急调查队
面对降雨天气可能引发的地灾风险,所党委提前谋划、科学部署,落实地灾防治工作机制,组建了由曹胜利副所长带队的13名技术人员组成的应急调查队,明确责任分工,为地灾防治工作提供坚实组织保障。多次召开汛期地质灾害专题会,部署汛期工作。
3月初,应急调查队听从指挥,第一时间投入到地灾应急工作一线,启动地灾汛前排查,对昌平区335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00%进行排查。同时协助昌平分局构建“人防+技防”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确保预警监测到位。
——科学研判,及时预警,成功避险零损失
5月6日,梅大高速事故发生后,应急调查队赴昌平区G6进京向K54+000-K54+300处开展地灾排查,发现该点涉及两处崩塌,威胁上方高速公路和坡脚下停车场。应急调查队第一时间提出建议,加大巡查排查力度,观察路基是否有变形迹象,同时尽快开展勘查和治理工作,避免在降水、震动等外力作用下再次发生崩塌,保证了公共安全。
7月3日晚,延寿镇海字村“海字村崩塌隐患点”在施地灾治理工程后边坡发生塌方,7月4日,我所应急调查队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发现边坡后缘出现多条裂缝,即刻建议坡下受威胁居民进行紧急避险工作,昌平分局及属地政府及时采取封闭施工场地、转移人员等排危除险的处置措施。7月7日晚9时,该处边坡发生二次坍塌,因提前采取了现场围护和人员撤离,未造成人员伤亡及险户财产损失。该案例作为成功避险案例获得了委领导及市领导的高度肯定。
——党建引领,青春奋斗,诠释使命与担当
为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5月23日,市地调所与昌平分局赴流村镇狼儿峪村红色党建教育基地联合开展“革命精神永传承、红色共建聚合力”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所应急调查队结合“23·7”灾后影响,实地讲解地灾防范知识及预防要点。通过联合党建活动,与昌平分局进一步明确了防灾减灾工作思路,为迎接汛期考验做好充足准备。
6月14日,在地勘院2024年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动员会上,宣布组建“北京市地调所地灾应急排险青年突击队”,汛期以来,青年突击队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锋在前,他们不畏艰难、不惧风雨,细致入微地排查每一处地灾隐患,确保不漏一处、不错一步,在风雨中书写青年担当,贡献青春力量!
——靠前指挥,以“迅”应“汛”,毫不松懈铸闭环
7月24日,我市发布入汛以来首个地质灾害橙色预警,在规自委和地勘院的统一部署下,所应急调查队迅速响应,以“迅”应“汛”。所领导在岗带班,靠前指挥,全面部署应急值守工作。所长李勇、副所长曹胜利带队赴昌平地区开展雨后排查工作一线,对排查工作进行专项督导和安全检查。应急队员全力投入到隐患排查、应急值守工作,提出处置意见建议,用技术服务科学支撑群众避险转移。以扎实的专业技能、务实的工作作风得到了主管部门的肯定和群众的赞誉。
进入主汛期后,应急队员们不分节假日24小时在岗值守,对昌平区预警范围内各村镇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巡排查,累计派出应急调查人员195人次,赴5个山区51个村镇,排查隐患点近500处。密切关注地灾监测数据,全程追踪风险点情况。参与地质灾害预警会商和灾情应对等工作,分析天气变化对突发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并制作、发布预警产品。队员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越是在暴雨等极端天气情况下,越是冲锋在工作的第一线,多举措有效提升群众地灾防范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当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在委党组和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市地调所将严格围绕“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三查工作,及时掌握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变化特征,保障地质灾害防治基础数据更新完善,保证地质灾害险情、灾情发生后及时快速开展应急调查工作,为保障首都地质安全做出贡献。
浏览量: